党发﹝2011﹞18号
关于印发《西北大学“十二五”暨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西北大学“十二五”暨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2011年5月13日校党委全委会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陕西省贯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各单位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规划》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中共西北大学委员会
西 北 大 学
2011年5月26日
西北大学“十二五”暨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为了明确学校“十二五”及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到科学发展,根据国家和陕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我校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学科体系门类比较齐全。我校学科专业已覆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文、理、工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211工程”建设成就显著,取得了多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学科建设扎实推进,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得到彰显,一批新兴、应用和交叉学科专业得到较快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趋于科学和协调,个别学科或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把握发展的节奏,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协调其它类型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我校培养、稳定、吸引和汇聚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师资队伍总量稳中有增,学历层次提升较快,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改革,调动了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学研究发展势头良好。我校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在内的一批科技奖励,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大幅度增加,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省部级实验室(中心、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校太白校区和桃园校区办学功能趋于完备,长安校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数字博物馆有了较大发展。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精神文化建设逐步推进。我校经过长期的积淀和磨砺,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校训和西大精神,引领西大人在奋斗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新局面,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校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氛围浓厚,师生员工兴校强校的愿望迫切,具备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我校先后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截止2010年12月,学校有21个院系,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4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4个、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7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5个;教职工2496人,其中专任教师1265人,副高以上职称者773人,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在校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近7000人,留学生7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23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图书资料300余万册。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明显。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发展思路、基本政策和重大部署作出了系统的规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我省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重点建设西北大学协议的签署,为我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依赖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这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将进一步激发高校的活力和潜力,也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难得的外部机遇。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在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校与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省份的同类院校异军突起,发展十分迅速,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我校作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办学资源相对紧张,实现科学发展与资源严重匮乏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从学校内部来看,建设和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还不够鲜明,结构不尽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处于国内领先的学科不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尚需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学术大师和顶尖学科带头人不多,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偏少;资金缺口大,筹资渠道少,公用经费和建设经费短缺,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校区功能定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现代大学制度还不完善。
未来十年,我校面临着重大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具备了更多的内部有利条件。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投入,推动我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国家和陕西省高等教育中长期规划确定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保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为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2.发展战略
——质量提升战略。以核心竞争力建设为主题,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构筑与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和大学制度,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创造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良的社会服务、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开放发展战略。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合作,不断提高办学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快推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社会互动发展。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快国际化进程,参与全球化竞争。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和国内合作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多种资源,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改革创新战略。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增活力。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促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形成竞争、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形成具有特色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注重投入产出比,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目标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学科、学术大师、创新平台和科研成果,使学校办学水平整体达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要求,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末,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3000人,硕士研究生达到8000人,博士研究生达到900人,外国留学生达到1500人。到2020年,硕士研究生达到9000人,博士研究生超过1000人,外国留学生达到2500人。各类继续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较大规模发展,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其它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科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科学,方向更加凝练,平台更加坚实;学科建设的质量与内涵显著提高,优势与特色更加突出和鲜明。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有更大程度提高,学科总体水平保持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学科方向或研究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十二五”末,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到18个。到2020年,新增3—5个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到20个以上。
——“十二五”末,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800人,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0%以上。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20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和引进10—20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100名左右学科(术)带头人和500名左右骨干教师。干部队伍总体规模基本稳定,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显著改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有更大程度提高。技术支撑队伍数量合理、结构优化,整体素质有更大提高。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基本建立起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十二五”末,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国家特色专业5—6个,国家教学团队3—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4篇。到202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达到30项,国家特色专业达到20个,国家教学团队达到10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6—8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达到10—12篇。2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30个以上的硕士点、15个以上的博士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十二五”末,新建1—2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3—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8—10个创新研究群体;争取30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超过3亿元;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学研究奖励一等奖15—20项,国家专利200项以上。到2020年,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达到4—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达到25—30个;培育和形成13—15个研究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富有活力,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创新研究群体,2—3个支撑陕西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科研基地;争取50项以上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达到5亿元;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5项,省部级科学研究奖励一等奖30—40项,国家专利500项以上。切实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产业化。
——“十二五”末,年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25—30名、邀请短期专家300名以上,与120所国外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对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项目40项以上,举办国际会议100次以上。留学生中的学历生比例达到65%以上,新建1—2所孔子学院。到2020年,年聘请长期外国文教专家30—35名、邀请短期专家450名以上,与150余所国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争取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项目50项以上,举办国际会议150次以上;选送教师1600人次赴国外讲学、进修、攻读学位或开展合作研究。1—2所孔子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精品孔子学院行列。
——完善三校区功能,加快长安校区建设步伐。“十二五”末,新建教学科研用房1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9万平方米,教职工公寓35万平方米;完善太白校区和桃园校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到2020年,教学科研用房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达到26.6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达到6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三、主要任务
1.特色发展,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全面发展
依托国家“211工程”、省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凝练方向,构筑平台,汇聚队伍,扬优扶重,促进交叉,分类建设,科学管理”的学科建设方针,加大学科方向凝练和结构调整力度,优先支持发展优势与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内涵与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以重点学科非均衡发展带动整体学科建设层次与水平的提高。
——继续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学科优势与特色。按照重点学科非均衡发展和学科专业均衡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思路,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进行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带动相关学科全面发展。现有国家重点学科保持并发展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省级重点及特色建设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明确、稳定、具有特色,科研成果显著,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重点支持一些基础好、特色明显、具有比较优势,短期内可望取得重要突破的重点学科。
——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交叉集群学科平台。本着效益优先,兼顾均衡的原则,通过专业布局、资源配置、院系调整等方法,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对隶属关系不顺、结构不够合理、分散于不同院系的学科和学科方向适时进行整合。加大学科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我校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地域特色鲜明、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促进学科渗透、融合与交叉,培育和扶持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形成若干个跨学科的交叉学科群。
——创新运行机制与体制,加强学科建设绩效管理。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科实行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分类指导。改进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强化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根据不同学科定位和类型确定建设目标、任务、内容、经费和验收评估指标,通过评估、检查、验收、建设经费投入与绩效挂钩等方法,实现学科建设的滚动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出成果、上水平,形成良性竞争和激励机制。
——加大学位点建设工作力度,形成符